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筑
更新時間:2020-08-03
名 稱: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筑
編 號:7-1039-3-337
年 代:唐至民國
類 型:古建筑
所在地:安徽省黃山市黃山風(fēng)景區(qū)
簡 介:
黃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筑位于黃山市黃山風(fēng)景區(qū)。登山古道初始于唐代,形成于明清,發(fā)展于民國,完善于當(dāng)代。歷代鋪筑磴道的同時,還在沿線修建了一批時代特色鮮明,與自然風(fēng)光互為輝映的樓、臺、亭、橋等景觀建筑。登山古道以天海為中心,分為東、西、南、北四條主干道,輔以支道連接,形成貫通各景區(qū)景點的盤道網(wǎng)絡(luò)。四條登山古道總長約40千米,有石階2.6萬余級。民國期間有過整修,新中國成立后陸續(xù)對全山磴道進行過維護。目前,全山磴道總長約85千米,有石階6.3萬余級。
現(xiàn)保存較好的登山古道有10處:溫泉至玉屏古道(包括羅漢級、翼然亭、披云橋、慈光閣、朱砂峰與天都峰老道、小心坡、渡仙橋等)、玉屏至北海古道(主要遺存有立雪臺、蓮花溝、閻王壁、百步云梯、鰲魚洞等)、北海至西海古道(含排云亭)、清涼臺至始信蜂古道(包括獅林石坊、天眼泉、慧明橋、仙人橋、石筍矼等)、二龍橋至北海古道(包括二龍橋、芙蓉洞、芙蓉橋、福元橋、緣成橋、松谷亭、烏龍亭、松谷庵、劉門亭等)、云谷寺至北海古道(包括仙燈洞、皮篷路、吟嘯橋等)、苦竹溪至云谷古道(包括九龍瀑、靈錫泉等)、溫泉至云谷寺古道(包括湯泉、紫云樓、紫云橋、觀瀑亭、萬松亭、梅屋等)、溫泉至小嶺腳古道(包括觀瀑樓、聽濤居、湯嶺關(guān)、白龍橋、續(xù)古橋、延壽橋、白云庵等)、夫子山至軒轅峰古道(主要遺存有麟趾橋、重興橋、福固寺遺址、間默洞天等)。除上述登山古道和古建筑遺跡外,黃山在桃花峰、云門峰、洋湖、翠微寺等地段尚有零星分布的古道。
黃山登山古道開發(fā)歷史早,延續(xù)時間長,分布區(qū)域廣,是黃山建設(shè)發(fā)展的珍貴歷史物證。其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俱佳,映射出尊重自然的營造理念和天人合一的人文思想,是山岳景觀建筑藝術(shù)的典范,也是儒、釋、道、民俗等多元文化交融的成果,具有較高的歷史、科學(xué)、藝術(shù)價值,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(chǎn)。
- [2025-02-10]宏村+黃山+徽州雕刻體驗3日游
- [2024-08-30]徽州古城、宏村、西遞,畫廊純玩3天2晚定制游
- [2024-08-30]黃山4天3晚親子定制游,家庭游路線參考
- [2024-05-29]黃山徽州6天旅游行程,6天定制游
- [2024-05-11]黃山會議團、黃山培訓(xùn)會議行程
- [2024-05-10]徽州黃山5天定制游,5天旅游團
- [2024-04-14]黃山徽州3天2晚定制游,3天路線安排
- [2024-04-14]徽州研學(xué)方案,3天2晚研學(xué)行程